有茶友问说:“我用紫砂壶泡茶,要是没有把水倒干净,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?那它和闷泡有什么区别呢?”
这个问题中隐藏了冲泡时的3个问题。
水没有倒干净,称之为留根,而非闷泡和坐杯。
那么大家是否能分得清“留根”、“闷泡”和“坐杯”的区别呢?
一、留根
留根,即在泡茶的时候留下一些茶汤,不要倒干净,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滋味得以延续,风味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。
通常留根法,是有意而为之,目的性极强,就是为了让茶更好喝。
在泡茶时,有两种情况会用到留根法。
第一,煮茶要留根——
煮老白茶,倒茶时不要把茶汤都倒干净,要留下1/5的母汤,以备续水之用。
这样做可以保证每一壶煮出来的老白茶滋味甘醇、柔和,不会有太大的变化。
如果每煮一壶茶,都把茶汤倒干净,茶汤的浓度会很快下降,茶也不耐泡,喝第一壶茶还带有浓郁的枣香、药香,等到喝第二壶茶时就只剩下粽叶香,到第三壶口感就会很清淡,没有太多的滋味。
第二,玻璃杯泡茶要留根——
用玻璃杯泡茶时,通常也会用到留根法,让茶更好喝。
比如在用玻璃杯冲泡绿茶、白毫银针、白牡丹这类茶时,我们也会留下茶汤,以延续茶叶鲜爽甘醇的味道。
如果前几杯都把茶汤滴尽,到后面几泡几乎就没味了,尤其是味淡的茶。
二、闷泡
闷泡,可理解为“闷+泡”。
闷,指的是密闭,使不透气。要形成闷的条件,一定是要有一个密闭的空间。
泡,即茶叶浸泡在水中。
我们平时所说的闷泡,就是加够水之后,盖上盖子闷泡,至少3分钟时间。
比如用紫砂壶、盖碗这类有盖的茶具,都可以达到闷泡的效果。
闷泡,容易让茶叶的缺点呈现。
比如有的老茶客喝茶,想知道一款茶有什么缺点,就会加盖闷泡,再倒出来品尝,寻找茶叶的缺点。
有的茶友泡茶时,忽然要离开几分钟,没来得及出水,茶叶闷泡在壶盖碗里,把茶叶里最深层次的物质都激发出来。
茶汤会变得苦涩、浓烈,对人体的刺激过大。
三、坐杯
从字面上讲,“坐杯”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。
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,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。
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,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,喝在嘴里没啥滋味。
但看茶叶,它还没有完全舒展,丢了又很可惜。
这时候,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。至于延缓的时间,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。
坐杯和闷泡,是不一样的性质。
闷泡是疯狂地让茶和水长时间接触,目的是让茶叶的缺点暴露;坐杯是循序渐进的,目的是让茶汤更好喝。
四、煮茶
煮茶,就是把茶煮着来喝。
煮茶过程中,茶和水直接接触,经过短时间的沸腾之后,茶叶中的物质析出,溶于茶汤,形成独特的风味。
“煮茶”、“闷泡”和“坐杯”是截然不同的概念,煮茶过程中水温恒定。
坐杯和闷泡没有恒定的温度,水温是不断下降的过程。
同坐杯一样,煮茶是为了茶汤更好喝。
能够拿来煮的茶,也有一定的要求,最好是上了一定的年份。
比如陈年的白茶适合煮着喝,而当年的新白茶不建议煮着喝。
这一点,也是煮茶的与众不同之处。
来源:福鼎白茶精选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